​十一五加快从加工中心向物流中心转变

2019-06-04 18:48 Ta Tou 3

实现从"加工中心"向"物流中心"的转变,要解决四大问题:第一,要实现物流生产的社会化;第二,要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;第三,要实现物流的高技术、标准化、信息化;第四,要整合物流基础设施,满足社会化大生产的需求。
  "十一五"期间,我国将处于从加工中心向物流中心转变的时期。实现这一转变的迫切性既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需要,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。人们非常关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种现象,即所谓产能过剩。从表象看,产能过剩就是产品卖不出去形成积压。这种过剩是绝对的还是相对的?是不是就一定没有消费市场呢?在笔者看来,绝大多数产品过剩属于相对过剩,实质是市场开发不足导致的。当然这里有企业自身的原因,其产品不能随着市场的变化和技术水平的提高,逐步进行产品结构调整,生产出适应市场需求的好产品供应市场,同时也存在着作为宏观环境的物流不够发达所形成的制约。我国历来有重生产轻流通的思想意识,殊不知,流通是社会再生产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,没有流通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大生产。可以说我国目前已经成为"世界工厂",但还没有形成与此相适应的世界物流中心,这不能不是我国产能过剩的一个原因,因此它将直接影响我国作为"世界工厂"地位的巩固,特别是商业不发达,渠道不畅,产品销售受制于外商,也严重地制约我国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。
  今后五年将是我国物流发展的重要时期。假定经过今后五年的发展,初步奠定我国世界物流中心的基础地位,从而更进一步促进我国生产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,为将我国建成世界强国迈出战略性的第二步。对此,第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国务院关于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》已经作了布置。 国务院的规划在"加快发展服务业--拓展生产性服务业"一章中,专门有一节是讲了要"大力发展现代物流"。这在过去规划中是没有过的,可见中央对物流业发展的重视。在这一节中,虽然着墨不多,但内容却十分丰富。根据笔者的理解,总括起来围绕着深化物流体制改革主要讲了四大问题。
  第一、要实现物流生产的社会化。规划从管理也是技术的角度,开宗明义地指出要推广现代物流管理技术,促进企业内部物流社会化,实现企业物资采购、生产组织、产品销售和再生资源回收的系列运作。
  实现物流社会化就要打破小生产观念,革新以企业为单位的一家一户的物流管理模式。要以市场为纽带,加大市场配置资源的力度,实现系列化运作。在计划经济条件下,企业无论大小,其物资采购、产品销售及再生资源的回收等,都是自我服务,因而成本高,效率低,浪费严重。如今市场经济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,但是这种小生产的物流方式还存在着,这不仅制约着市场经济的发展,也影响生产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,所以要发展现代物流,形成社会化的物流生产组织形式。
  第二、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。规划提出,要培育专业化物流企业,形成第三方物流的服务模式。这种专业化物流企业,是社会化服务的一种特殊形式,它链接上下游生产过程,集中物资采购与产品销售。而且每一家物流专业化企业服务多家生产型企业,使生产效率大为提高。例如,配送就是一种典型的第三方专业物流服务,这些年来,配送在我国发展较快,许多大型企业都采用这种形式,将物资采购外包给专业化配送企业,节省了成本,提高了经济效益。专门从事于配送的企业,有自己的专业采购和配送人员,设立相应的仓储和运输部门,并和多家生产企业签订合同,按时和保质保量地将客户所需要的生产原材料(辅料)及工具等,送达指定地点,既方便了客户,也提高了劳动生产率。这种社会化的服务方式,实现了时间的节约,促进了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。
  第三,向现代化物流三要素发展。现代物流三要素即高技术、标准化、信息化。规划指出,要建立物流标准化体系,加强物流新技术的开发利用,推进物流信息化。现代物流要有高技术,一方面在仓储操作、运输机械、装运、卸货等环节实现机械化、自动化;另一方面要有适合现代化物流要求的、运转灵活高效的组织形式。如果说在实现物流各生产环节高技术方面,可以在世界范围内选择购进,并对操作人员加以一定的训练就可以基本做到的话,那么在实现组织效能高度化方面则要有很长的路要走。我们知道,物流是一个跨行业的产业,组织系统非常复杂,要形成一个适合物流现代化要求的、运转灵活高效的组织系统,必须要有完善的现代化市场宏观环境条件,我国在这方面的条件还很不具备。
  要建立物流标准化体系。物流标准化就是要提出物流作为生产性服务业,应当做什么,做到什么程度,以及成为服务主体和客体都应当遵循的规则。这是一项十分繁杂的工作,需要在大量基础工作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,采集大量数据,经过反复分析论证,并听取各方面的意见,从而形成科学合理的标准化体系。从现在开始,相关方面就应当着手工作,将有志研究这方面问题的单位和人组织起来,制订相应的工作计划,筹集经费,抓紧实施,在现有相关成果的基础上,经过不长时间的努力,基本搞出框架成果。
  要推进物流信息化。物流必须实现信息化。在市场经济越来越发展,产业结构越来越复杂的今天,没有信息作为辅助手段,任何组织和个人都难以了解各方面的需求和洞察经济发展的方向。在物流业内,要建立三个层次的信息网络。第一个层次是企业,企业要运用信息网络推出自己、了解别人;第二个层次是区域性网络体系,特别是要打破行政区划,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几个大型相互联系比较紧密的区间网络系统;第三个层次是全国性的信息网络,全国性的信息网络系统将各大区域性信息网络体系联系在一起,形成信息流,以此引导和促进物流业的发展。当然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信息网络,那就是世界层次网络系统。目前由于复杂的原因,这一层次的网络系统还难以有组织地建立起来,但是松散的信息网络不可忽视,应当加以利用。而且,也不排除个别单项信息网络与国外建立有组织的系统。
  第四,整合物流基础设施。规划指出,要加强物流基础设施的整合,建设大型物流枢纽,发展区域性物流中心。目前我国物流设施还比较缺乏,已有的物流设施要充分发挥作用,就要进行整合。而且从物流特点来看,生产线较长,涉及的部门多,各类设施也多,这就决定了需要对现有公司的物流设施进行整合。为了满足社会化大生产的需求,就要建设现代物流枢纽,形成区域性的物流中心,在全国建成若干个物资集散地。